【推荐】全方位解读我国智能制造创新之路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抓手,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路径,是‘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在第二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工程院院士周济作了题为“走向新一代智能制造”的主旨报告,对我国智能制造创新之路进行了全方位解读。
周济认为,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对它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将推动形成这次工业革命的高潮,引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4.0”,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未来20年是中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周济表示,实现中国制造智能升级、跨越发展,总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到2025年,“互联+制造”即数字化络化制造在全国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在发达地区和重点领域实现普及。同时,新一代智能制造在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取得显著成果,并开始在部分企业推广应用。
第二阶段是到2035年,新一代智能制造实现大规模应用,我国智能制造技术和应用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制造业总体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2045年我国建成世界领先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完成数字化制造的转型。”周济强调,我国在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必须踏踏实实地完成数字化“补课”,进一步夯实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
智能制造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周济表示,我国应发挥后发优势,采取数字化制造、“互联+”制造、新一代智能制造三个基本范式“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走一条数字化、络化、智能化并行推进的智能制造创新之路。
一方面,必须坚持创新引领,利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必须实事求是,因企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智能升级,充分利用我国推进“互联+制造”的成功实践所提供的重要启示和宝贵经验。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以高打低”,采取先进技术解决传统制造难以解决的问题,扎实完成好数字化“补课”,同时向更高的智能制造水平迈进。
周济认为,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进程中,要坚持“五个坚持”的方针,即坚持创新驱动、因企制宜、产业升级、建设良好的发展生态、开放和协同创新等。
“中国的市场是开放的市场,中国的创新体系是开放的创新体系。”周济说,我国要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制造业界的交流,共同推进新一代智能制造和新一轮工业革命,使制造业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 2023-01-16大连重工起重承包天津地铁盾构机掘进成功【资讯】
- 2023-01-16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公告【资讯】
- 2023-01-16曾经的驻华大使现在的三一高管架起中非桥梁【资讯】
- 2023-01-16从公路建设前瞻今年西藏经济发展【资讯】
- 2023-01-16餐厨垃圾处理工艺多样化破碎发酵等助其变废为宝【资讯】
- 2023-01-16斗山叉车参加2016美国联合租赁展【资讯】
- 2023-01-16灯塔工厂超级节拍【资讯】
- 2023-01-16电采暖对配电有何要求【资讯】
- 2023-01-16分析云浮石材产业整合升级之路【资讯】
- 2023-01-16涪陵页岩气田钻井工程提速提效刷新纪录【资讯】